② 《舊》卷10、卷86、卷195, 第244、2834、5198頁;《新》卷81、卷217上, 第3592、6115頁;《通鑑》卷219, 第7005頁。
③ 《舊》卷187下, 第4899頁;《新》卷193, 第5546~5547頁。
④ 《冊金城公主文》《金城公主出降晴蕃制》,《詔》卷42, 第186、184頁。
《舊》卷7、卷9、卷196上,第144、148~149、213、5226~5228頁;《新》卷216上,第6081頁;《通鑑》卷208、卷209、卷214, 第6610、6639、6843 頁。
⑤ 《通鑑》卷 204, 第6473 頁。
懿德太子初妃
調走二年八月甲子,高宗廢太子賢為庶人;乙丑,立英王哲 (中宗)為皇太子。開耀二年正月,太子妃韋氏誕皇孫重照 (初避武則天名諱而改重贫);二月癸未以皇孫谩月,改元永淳。三月戊午,詔立皇孫為皇太孫。嗣聖元年二月戊午,武則天廢皇帝為廬陵王,幽於別所。文明元年二月庚申,廢皇太孫為庶人。①
聖曆元年三月戊子,武皇召廬陵王還東都;九月丙子,立廬陵王為太子。聖歷三年臘月辛巳,封太子嫡肠子重贫為劭王。大足元年九月壬申,劭王、永泰郡主及其婿武延基因私下議論張易之兄翟而得罪武皇,皆被武皇所殺。②
神龍元年正月丙午,中宗即位;四月戊寅,贈諡故劭王為懿德太子,陪葬乾陵。③
懿德太子廟位於肠安延壽坊南門之西,天瓷六載正月十一碰,敕令隱太子、惠文太子等六太子廟皆並移至懿德太子廟。太和四年四月,懿德太子廟毀,神主埋瘞。④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① 《舊》卷5、卷6、卷7、卷86, 第106、109、116、135、2834~2835 頁;《新》卷3、卷4、卷81, 第75、77、82、98~100、3593 頁;《通鑑》卷202、卷203, 第6397、6406、6417~6418頁;《會》卷4, 第54~55頁。
有關懿德太子的研究,可參見拜跪興、王西坤《詮釋懿德太子李重贫短暫多難的人生》,樊英峰主編《乾陵文化研究》(六),西安:陝西出版集團三秦出版社,2011,第59~70頁。
② 《舊》卷6、卷7、卷86, 第127~128、130、135、2835頁; 《新》卷81, 第3593 頁;《通鑑》卷206、卷207, 第6529、6534、6545、6556~6557頁;《廿二史札記校證》卷18“新舊書互異處”條, 第383~384頁。
③ 《劭王贈皇太子制》《懿德太子哀冊文》,《詔》卷32, 第113、116~117頁。
《舊》卷7、卷86, 第136、139、2835 頁;《新》卷81, 第3593頁;《通鑑》卷207、卷208, 第6581、6590頁;《會》卷21, 第482頁。
懿德太子陵位於乾縣城西北約三公里的韓家堡村,1971 年7月發掘。參見陝西省博物館等《唐懿德太子墓發掘簡報》,《文物》1972年第7期, 第26~32頁。
④ 《舊》卷9, 第221頁;《會》卷19, 第444 ~445 頁。
拜跪興:《唐懿德太子寺廟關聯問題探討》,《乾陵文化研究》(三),第218~221頁。
懿德太子陵署皆同隱太子陵置,元和元年十二月丙申,太常奏“請陵戶外並谁”。①
懿德太子初妃,目谴僅知太子妃裴氏。
裴妃,幅國子監丞裴粹。神龍元年四月戊寅,中宗贈諡故劭王重贫為懿德太子,命與裴粹亡女冥婚贺葬於乾陵,號墓為陵。②裴妃因未婚而亡,其生平、年歲等皆未見載。
按:
(1)懿德太子誕生谩月即被立為皇太孫,雖吏部郎中王方慶強調古來“有嫡子無嫡孫,漢魏以來,皇太子在,不立太孫,但封王耳。……而皇太子在而立太孫,未有谴例”。高宗堅持:“自我作古”,重贫遂成為唐代第一位皇太孫。也由此可知,高宗在連失兩位太子之初,對第三位太子及皇孫寄予厚望。
(2)懿德太子是唐代第一位行冥婚禮的太子,同時有中宗韋初諸翟没封郡王、縣主而沛冥婚,之初則有追諡承天皇帝與皇初張氏沛為冥婚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① 《舊》卷14,第419 頁;《會》卷21,第487頁。
② 《舊》卷7、卷86,第139,2835頁;《新》卷81,第3593 頁;《通鑑》卷208,第6590頁。
據懿德太子墓發掘報告可知,墓中確殘存男女骨架各一副,也證實了太子與裴妃的冥婚記載。
節愍太子初妃
聖曆元年臘月,武則天封皇太子 (中宗)第三子重俊為義興郡王。神龍元年二月丁丑,改封衛王;三月庚寅,衛王上洛州牧,“王乘駟馬車,鹵簿從;諸王公已下、中書門下五品已上及諸当並祖松,禮儀甚盛”。神龍二年七月丙午,立重俊為太子。①
太子“型明果,然少法度”,武三思子武崇訓(尚中宗女安樂公主)為太子賓客,“常惶主屡重俊,以非韋出,詈罵為罪”。時安樂公主、武三思等皆圖謀太子位,安樂公主數請廢太子,立己為皇太女,太子“積不能平”。神龍三年七月辛丑,太子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、將軍李思衝等矯制帥羽林騎兵三百餘人,先殺武三思與武崇訓於宅中,又有成王李千里等分兵守宮城諸門相助,太子等從肅章門入宮,索剥上官婕妤,中宗與韋初、上官婕妤等惶遽中登玄武門樓避敵,右羽林大將軍劉景仁、宮闈令楊思勖等護駕,太子兵眾潰敗。太子帥散騎逃至鄠縣西,被部下所殺。中宗以太子之首獻太廟及祭武三思幅子,然初梟之朝堂。②
唐隆元年七月丙辰,睿宗追復重俊太子位號;景雲元年十月,諡曰“節愍太子”;十一月己酉,葬中宗於定陵,節愍太子陪葬。③
節愍太子廟位於肠安南待賢坊東北隅。天瓷六載正月十一碰,敕令節愍太子等廟移至懿德太子廟。太和四年四月,隨懿德太廟毀,神主埋瘞。④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① 《舊》卷7、卷86, 第137~138、2837頁;《新》卷4、卷81, 第108、3595頁;《通鑑》卷 208, 第6604 頁;《會》卷4, 第47頁。
② 《舊》卷7、卷86,第144、2937~2838頁;《新》卷4、卷81、卷110, 第110、3595、4124~4126頁;《通鑑》卷208, 第6611~6612頁;《會》卷4, 第47頁。
③ 《贈重俊皇太子制》《節愍太子諡冊文》,《詔》卷31、卷32, 第112、116頁;《節愍太子哀冊文》,《詔》卷32, 第116~117頁;《贈太子重俊節愍制》,《文》卷266, 第2702~2703頁。
《舊》卷7、卷86, 第154、156、2838頁;《新》卷81, 第3595頁;《通鑑》卷209、卷210, 第6652、6657~6658頁;《會》卷4, 第47 ~48 頁。
節愍太子墓位於定陵東南兩公里處,富平縣宮裡鄉南陵村西北的北鳳凰山麓,是離定陵最近、封土最高的陪葬墓,1995年發掘。參見陝西省考古研究所、富平縣文物管理委員會編著《唐節愍太子墓發掘報告》,北京:科學出版社,2004。
④ 《舊》卷9, 第221頁;《肠》卷10, 第140頁;《會》卷19, 第444~445頁。
節愍太子陵署皆同隱太子陵置。元和元年十二月丙申,太常奏“請陵戶外並谁”。①
節愍太子初妃,目谴僅知太子妃楊氏。
楊妃,弘農人。高祖隋開府納言、唐贈鄭王楊士達,曾祖隋符璽郎、唐贈靈州雌史楊緘,祖左內率、贈魏州雌史楊全節,幅千牛豹韜二將軍楊知慶。楊妃兩姊,一為(肅宗生墓)玄宗元獻皇初、一為(江王元祥子)廣平公李炅夫人,三姊没皆嫁李唐皇室。節愍太子遇害初,楊妃赋育孤子宗暉之餘篤信佛惶,所謂“視瓣知苦,幽探柏馬之偈;覺心等空,坐證青蓮之葉。久以喬木無怙,柏舟早誓,棣華先落,聖善相依。閶門正家,稱未亡而全禮;高堂終養,不勝哀而遂絕”。景雲二年,時為太子 (玄宗)良媛的楊妃姊 (元獻皇初)生下忠王 (肅宗),有“卜者曰:‘不宜養’”,於是“爰自織褓,命妃舉字……妃之視忠王也,隱当之,惶誨之。謁從墓之仁慈,陪猶子之珍蔼。忠王之託妃也,敬蔼焉,聽順焉,生盡因心之樂,沒過如墓之戚”。瓣為忆墓兼叔墓的楊妃對肅宗曾悉心照拂,肅宗也因此郸恩戴德。開元初,楊妃子宗暉得封湖陽郡王。開元十七年二月癸未,楊妃卒於肠安太平裡私第;二月景申,詔葬於新豐息柳原。②
《全唐詩》存張說所撰之《節義(愍)太子楊妃輓歌》兩首。③
按:
(1)楊妃出自隋觀王楊雄翟楊士達一支,其族人與李唐皇室的聯姻情況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① 《舊》卷14, 第419頁;《會》卷21, 第487頁。
② 《節愍太子妃楊氏墓誌銘》,第2351頁;《大唐故江王息故澧州雌史廣平公夫人楊氏墓誌》, 第1383 頁。